今年5月,深圳市碩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,拿到了公司單筆最大海外訂單——346萬美元。
“幾千萬的生意合作,雙方沒見過面,打幾百萬預付款連廠都沒來實地審,這種神奇的事情只有在今天的電商時代才可以發生。”碩騰科技總經理羅暢激動地說。
新冠疫情持續給全球經濟增壓、我國外貿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,跨境電商釋放出巨大潛力。
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,截至5月底,深圳大區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234%。受疫情影響,海外買家的采購行為發生轉變,線上采購成為主流。
“疫情給跨境電商按下‘加速鍵’。”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表示,近期他走訪了一些深圳企業,發現線上運營時間較長的企業并未受到太大影響,特別是線上運營能力比較強的跨境電商企業,營收出現逆勢增長。
深圳跨境電商企業正在從逆境中突圍。疫情發生以來,深圳作為中國經濟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,積極落實“六穩”工作,精準施策,推動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,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多元化市場。
數據顯示,全國一半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在廣東,廣東七成的跨境電商企業在深圳。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王馨說,深圳跨境電商約有4萬家,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。
4萬家跨境電商如何突出重圍?數字化成為關鍵因素。去年,深圳市政府和阿里巴巴宣布聯手打造全國“數字化外貿港”標桿,即打造一套實現全球買家精細化運營、數字化品牌出海以及數字化外綜服的數字外貿操作系統。
張闊說,比如其他地區商家做一個出口退稅,很可能周期是40—45天。利用數字化系統,買家和賣家之間的通關和結匯以及退稅在報關單形成、通關的一剎那就完成。這個是深圳走在全國前列的。
“深圳擁有極強的創新性、高科技和人才高度集中、善于緊跟科技發展趨勢等特質,讓深圳跨境電商走在全國前列。無論做大型的線上活動還是做新的產品,深圳都是我們率先試點和推廣的城市。”張闊表示。
事實上,今年來深圳打出政策“組合拳”,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,積極拓展國內國際市場。深圳市貿促委全面推行“足不出戶、自主打印”的業務申辦模式;深圳海關出臺20條措施,保障進出口快速通關、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;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、深圳外管局多項舉措便利跨境電商外匯收支結算……
據統計,4月份,深圳外貿進出口2493.9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9.6%,較一季度實現由降轉增。
目前,深圳正加大對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的支持,從優化物流模式、提高通關效率等方面著力,不斷完善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體系,構建更便利的貿易平臺,營造良好營商環境。
- 上一篇:深圳已建成808公里自行車道,今后
- 下一篇:深圳全力打造“智慧口岸大腦”